罕见奇观!美国财政部在线乞讨,用于偿还36万多亿美债
到目前为止,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高达36.7万亿美元,占GDP的130%。甚至去年光利息就已经高达1.1万亿美元,占财政收入的22.4%。过去几周,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沉重的联邦债务利息成本,作为要求美联储鲍威尔降息的理由之一。近日,特朗普甚至上门到美联储施压,这也是近20年来美国现任总统首次正式造访美联储。他当面要求鲍威尔降息,但鲍威尔装糊涂只是“一笑而过”。
特朗普试图通过施压美联储降息,就想省下万亿美债利息,其实也是太想当然了。德银团队的测算,即使全线降息,降低50个基点,那到了2027年,累计的债务偿付成本将下降780亿美元,于36万多亿债务而言,只是杯水车薪。而且在不久前,特朗普签署的引发争议的“大而美法案”,直接将美国联邦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至41.1万亿美元,短期内避免了美国国债违约危机,却给未来埋下了更大的雷。
关于美国如何化债,除了施压美联储降息,此前有多不少业内分析和预测:
1. 量化宽松。美联储通过增发美元购买国债,降低偿债压力,但持续超发货币可能引发恶性通胀。以前美国是向全世界输出通胀,但今时不同往日;
展开全文
2. 调整国债发行结构。2023年起,美国财政部转向超发短期国债,减少长期国债供应,掩盖长期债券流动性危机。财政部用高息短期融资回购无人接盘的中长期国债,但代价是代价是利息成本飙升;
3. 财政开源节流。特朗普主张提高进口关税,提升股市税收等手段,以及制造地缘冲突迫使资本回流美国。之前特朗普让马斯克主导的效率部,削减冗余机构精简财政,并暂停对外援助,但事实证明白干,根本没有节省多少收支,本质上只是特朗普清洗对手的工具。
4. 稳定币化债。近日,特朗普政府推动《天才法案》,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100%储备美元或短期美债。其实就是强制要求稳定币百分百锚定美元或美债,将全球稳定币需求转化为美债的刚性,拯救美债流动性。渣打银行预测:若稳定币规模扩张至2万亿美元,可消化约10%的美债存量。
这些方式是美国化债的主要方式,算是相对比较体面,但没想过还有更抽象的操作。《纽约邮报》近日报道称,美国财政部先接受通过线上支付(Venmo和PayPal)的捐款,用于偿还美国36.7万亿美元的债务。在线要饭,水滴筹化债。这也算是奇观了,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,该项目最高与1996年设立,允许个人通过寄支票或银行转账等方式,自愿向联邦政府捐款,用于偿还国债。到目前为止,30多年累计捐赠额仅为6730万美元。现在增加了线上支付选项,原来30年前美国就在搞抽象了。但让美国人捐30年都不到一亿,不如让盟友捐。
特朗普和一些国家的贸易协议,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“水滴筹”。比如此前,特朗普宣布的美日贸易协议,日本对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,美国将获得其中90%的利润。同时日本还得开放部分农产品、汽车等领域,而美国“大发慈悲”只征收日本15%的关税。韩国官员也赴美进行关税谈判,韩媒称可能照着日本的模式,向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条件,换取特朗普降低对韩关税。其实对于特朗普来说,关税谈判其实就是为了施压,从对方那讨要好处的机会,只不过中国不接这茬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