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哈mix

Connor 比特币交易所 2025-09-22 1 0
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陈浩

在河南,新疆大盘鸡可谓家喻户晓。闲暇之时,约上三五好友围坐一桌,共享这道热气腾腾的“硬菜”,是不少人的惬意日常。

9月20日,在郑州市兄弟大盘鸡桐柏路店的后厨,掌勺师傅选用经过处理的三黄鸡爆炒,辅以辣椒、花椒等香料,用豆瓣酱炒出红油,随后加入土豆块炖煮,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新疆大盘鸡新鲜出炉。

豫哈mix

当晚,店内灯火通明,座无虚席。几份凉菜下肚,“压轴”的新疆大盘鸡端了上来,“大盘鸡中的烩面,是这道菜的‘灵魂’,面蘸汤汁,配着鸡肉、土豆吃,完美!”一位食客边吃边点赞。

新疆名菜何以与河南烩面深度绑定?故事要从它的发源地说起。

20世纪七八十年代,新疆乌鲁木齐是货运集散点,卡车因路况差行驶缓慢,司机们西行时常在沙湾歇脚。为满足司机“快捷、实惠、重口味”的需求,当地师傅用辣椒和鸡肉同炒,七成熟时加入饱腹感强的土豆焖煮,随后放入新疆“拉条子”。这道菜亦菜亦饭,司机们吃得满足,很快传遍沙湾乃至全疆,因用大盘盛放,故得名“大盘鸡”。

大盘鸡走进河南,离不开数百万河南人的“西北情缘”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支边青年到改革开放后的务工潮,河南人在新疆修铁路、建绿洲,也爱上了大盘鸡。当他们返乡,带回的不仅是思念,还有大盘鸡的秘方。而新疆拉条子的“替代品”,正是河南人熟悉的烩面。

“20世纪90年代,大盘鸡在郑州火得一塌糊涂!”兄弟大盘鸡创始人马国畅回忆道,从他1999年在郑州开第一家店至今,见证了这道美食在河南的转变:口味从咸辣被改为酱香,最关键的是,新疆拉条子被替换为河南烩面。

“河南作为粮食大省,烩面是本地招牌美食。”马国畅说,包容的河南人引进新疆美食时,将烩面融入进去。吸饱了浓郁汤汁的烩面,比拉条子更添一份筋道,既保留了大盘鸡的风味,又贴合了河南人的饮食习惯。

展开全文

豫哈mix

如今,河南的大盘鸡门店超万家,占据全国35.3%的份额。赵庆利、兄弟、农夫、老狼、西部来客等品牌矩阵崛起,印证着这道美食在中原的扎根。

“新疆大盘鸡在河南‘出圈’,本质是豫疆两地人民走得近、情谊深的结果。”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说,在新疆街头常能听到河南话,在河南也能随时吃到新疆大盘鸡、烤羊肉串。“河南”“新疆”“大盘鸡”这三个词,早已在烟火气里拼装成一段跨越千里的地域情缘。

豫哈mix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