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Connor 比特币交易所 2025-11-10 2 0

11月6日,有网友在网上发了自己刚提的新车被虫“咬”的照片,并提醒,谨慎停在栾树下,它还会往里钻。 从照片上看,虫子呈棕褐色,细看,两侧有多只绒毛状的“小细脚”,车主说的被咬部位应该是车子的塑料件连接处,有几处明显的小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。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展开全文

究竟是啥虫子?

竟能啃食车辆!

“有点像夜蛾幼虫。” 看到记者的照片后,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张绍勇表示,虽然不是高清图,根据自己的经验暂时这么判断,具体得等自己抓到虫子研究下才能定论,“很有兴趣”。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对于有些懂行网友说的是“切根虫,它的颚超级硬”,张绍勇说:“切根虫又称小地老虎,是夜蛾科地老虎属的一种,确实能消化木质素这些。”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夜蛾幼虫是一个非常大的家族,它们长大后就是我们晚上常常见到的“扑棱蛾子”。

“嫌犯”夜蛾幼虫

有这能力咬坏车子吗?

这要从它们的身体结构和习性说起。

最关键的一点,就是强大的咀嚼式口器 。夜蛾幼虫拥有非常典型的咀嚼式口器,主要包括一对坚硬、带齿的上颚。它们依靠这对强大的“大牙”来啃食植物的叶片、茎秆、根部甚至果实。一些钻蛀性的种类,甚至能钻入坚硬的植物组织内部。

当它们爬到车辆上时,可能会出于探索、寻找化蛹地点、或磨砺口器的本能,对某些障碍物进行啃咬。车辆上的塑料部件(如电线护套、传感器套管等)的硬度,可能恰好在其上颚的处理范围之内。

虽然大部分夜蛾幼虫以植物为食,但它们并不总是能分得清“什么能吃,什么不能吃”。在寻找食物或栖息地的过程中,它们会啃咬沿途遇到的各种物体进行试探。 很多夜蛾幼虫有夜出习性,这增加了其行为的隐蔽性,车主很难当场发现。

但是,目前关于车辆被咬的报道,多来自车主和网友的推测,尚未有昆虫学家的权威鉴定报告确认就是夜蛾幼虫所为。

所以,确切说,夜蛾幼虫确实是“嫌疑犯”之一, 而且是一个拥有“作案工具”(强大口器)和“作案动机”(探索、磨牙)的合理怀疑对象。

“除了夜蛾幼虫,一些其他昆虫也可能具备类似的能力,例如某些种类的甲虫幼虫(如天牛幼虫,拥有极强的咀嚼力),蟋蟀或螽斯(也拥有发达的咀嚼式口器)。 ”张绍勇说。

有人问了:

能不能让虫子处理塑料垃圾?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张绍勇举例,斜纹夜蛾幼虫的确可以啃食并降解聚苯乙烯塑料,如泡沫箱、包装填充物等;草地贪夜蛾幼虫与斜纹夜蛾类似,也能降解聚苯乙烯;蜡虫 (大蜡螟的幼虫) ,能在较短时间内在聚乙烯塑料袋上咬出孔洞(如塑料袋、包装膜);黄粉虫能够吞食和降解多种塑料。

这些虫子之所以能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,主要归功于它们精妙的“肠道微生物系统”。

“碎塑料进入肠道后,肠道内的特定微生物(如细菌)会分泌一系列的生物酶,比如单加氧酶、双加氧酶、酯酶等。这些酶就像一把把‘分子剪刀’,能将塑料聚合物的长链切断,使其变成小分子的低聚物或单体。” 这些被“剪碎”的小分子,一部分会被肠道微生物自身利用,作为碳源和能量来源;另一部分则可能被虫体吸收,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或其他代谢产物(如长链脂肪酸)。

但目前,直接投放大量虫子去处理塑料垃圾并不现实。“大规模应用这些昆虫或其相关技术,需要谨慎评估其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”。

为啥是栾树?

资料显示,栾树,别名灯笼树、摇钱树等,是无患子科栾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。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作为爆出虫咬新闻的杭州,此前有报道称,黄山栾树在行道树总量排行榜中已经晋升到了第四名,且总量每年都在增加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杭州主城区里的黄山栾树有24000余株。作为江浙地区的乡土树种,夏季枝繁叶茂,有良好的遮阴效果;夏末秋初,金黄色的小花铺满树冠;入秋后,红色蒴果又与鲜黄色秋叶交相辉映。除了“高颜值”,栾树适应性强,对粉尘和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,因此被选作理想的行道树。

栾树滋生虫子的情况,基本每年都会发生,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。

春季 ,以蚜虫居多,就是会分泌黏性蜜露,污染车身、地面 。

秋季 ,以啃咬类害虫,就是夜蛾幼虫居多,啃食车辆塑料部件,造成孔洞 。

在社交平台上

也有不少上海网友反映

近日树上掉虫子

说的也是栾树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汽车被虫子啃得都是窟窿,“一边咬一边往里钻”!很多人中招

据此前报道

栾树上的虫子还会分泌出不明黏液

滴在行人身上、车辆上

黏黏的沾脚

滴在新衣服上洗也洗不掉

车轮沾上非常容易打滑

令人不堪其扰……

政府工作人员称, 从树上滴落的不明液体,正是蚜虫分泌的蜜露 。

来源:辽沈晚报综合都市快报、新闻坊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