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陪到底!解放军当着全世界的面,直接定调统一,两岸舰船在南海缠斗,25小时分出胜负
据环球网报道,本月 2 号下午至 3 号下午,两岸舰船在南海地区展开了长达 25 小时的缠斗。台相关部门宣称其船只 “成功驱离” 大陆海警船,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?让我们深入探究这一事件背后的真相与深意。
南海(资料图)
船舶自动识别系统(AIS)数据清晰显示,8 月 2 日 14 时左右,大陆海警 3304 舰和 3101 舰依照计划进入东沙群岛邻近海域,执行正常巡逻任务。台方 “台东” 号巡逻舰、“巡护 8” 号等 4 艘舰船却从高雄港匆忙出动,对大陆海警船展开跟踪干扰。双方在东沙环礁东北侧约 12 海里处形成对峙,最近时距离不足 500 米。台方船只通过高频喊话,无理要求大陆海警船 离开,还多次采用 “蛇形机动” 阻碍正常航行。
在岛内政治经济危机交织的当下,台当局此时炒作南海对峙事件,背后有着多重战略意图。其一,为 “大罢免” 惨败转移舆论焦点。7 月 26 日,台湾地区针对 24 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罢免案投票结果揭晓,所有提案均因 “不同意罢免” 票数不足而失败,民进党遭遇历史性挫败。为掩盖败局,台当局急需制造外部冲突转移视线。其二,面对美国将对台关税提高至 20% 引发的经济震荡,以及台积电被迫赴美投资导致的产业空心化,台当局急需通过 “抗中” 叙事维系深绿支持者的认同。此次南海对峙事件中,台 “海巡署” 刻意公布所谓 “对峙画面”,并邀请绿营媒体登舰采访,正是为了塑造 “积极护权” 的政治形象。
其三,近期美国对台政策呈现 “经济勒索 + 安全绑架” 的双重特征,加征关税挤压台湾经济,又要求台当局在南海问题上配合美国 “印太战略”。此次对峙事件发生后,台当局立即向美方通报 “驱离成果”,并暗示愿在南海为美国提供 “战略支点”,企图 “以主权换安全”。
展开全文
南海(资料图)
面对台当局的政治操弄,大陆方面展现出高度的战略定力。大陆海警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披露事件真相,强调执法行动的合法性。解放军东部战区同步在台海周边展开实战化演练,释放 “以武止独” 的强烈信号。在法律层面,大陆依据《海警法》和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通过常态化巡航强化对南海诸岛的实际管控。例如,2025 年 3 月仁爱礁对峙事件中,大陆海警船仅用 6 分钟便成功拖离菲律宾侵权船只,展现出高效的执法能力。这种 “法理 + 实力” 的双重博弈,既维护了国家主权,又避免了局势升级。在军事层面,解放军始终保持对台海及南海局势的绝对掌控。国防部长董军近期明确表示,解放军已做好 “随时挫败外部干涉” 的万全准备。
从整体军事力量对比来看,大陆海军拥有先进的舰艇装备,如航母、驱逐舰、护卫舰等各类战舰不断列装服役,构建起了强大的海上作战体系。同时,先进的雷达、导弹、电子战系统等装备一应俱全,作战能力持续提升。而台湾地区海军在装备数量、质量以及技术水平上,与大陆存在显著差距。在人员素质方面,大陆拥有大量经过严格训练、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海军官兵,人才储备雄厚。反观台湾地区,面临着征兵困难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。在作战体系建设上,大陆海军形成了涵盖侦察预警、指挥控制、火力打击、综合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,具备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。相比之下,台湾地区海军在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协同性上存在诸多短板。
南海(资料图)
在国际形势方面,美国虽在台海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,但其自身面临着诸多国内外难题,难以全力投入对台支持。在全球范围内,美国需要应对与其他大国的战略竞争、地区冲突等问题,资源分散。在国内,面临经济复苏、社会矛盾激化等困境。并且,国际社会上,绝大多数国家承认 “一个中国” 原则,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“台独” 势力在国际上愈发孤立。
解放军定调统一的言论,是给 “台独” 分子最直接的警告。在大陆稳步推进两岸统一进程的时候,台当局继续谋求 “以武拒统”“倚美谋独”,必将是死路一条。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,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。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人都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。随着大陆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,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将不可阻挡,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只是时间问题。 我们坚信,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,祖国统一大业必将早日实现。
评论